2万余人次坚守抗洪一线 主网设备运行稳定
本报讯 (记者桑学勇 张玲 通讯员吴北辰)截至9月3日,受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三大流域持续洪峰影响,黑龙江电网10千伏及以上杆塔被淹17849基,内涝变电站36座,目前尚有2条66千伏线路、3条35千伏线路、139条10千伏及以下线路未恢复正常运行,943个台区24561户客户未恢复供电。目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已累计出动抢修保电人员22835人次、抢修车辆3296台次。
8月以来,黑龙江省强降雨频发,全省大江大河水位持续走高,先后有32条江河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8处水文站发生建站以来第一位洪水,40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形成了1998年以来的最大汛情。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国网黑龙江电力建立常态防汛工作机制,做好抢险救灾人员、车辆和物资的调配工作,加强各流域汛情区域供电设备巡视,强化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防汛工作,实行重点区段24小时驻守。截至8月31日,黑龙江电网66千伏及以上主网设备运行稳定,未发生因洪峰逐段来袭、洪水灾害造成的设备停电事故。
8月26日和28日,国网黑龙江电力按照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令,配合地方抗洪救灾,分别指令莲花发电厂出库流量降低至800立方米/秒和500立方米/秒以内,缓解了松花江流域抗洪压力。
(相关报道见第八版)
今年入汛以来,黑龙江省多地发生强降雨,同期降雨量达62年之最,省内黑龙江、嫩江和松花江等32条大江大河发生超警戒水位特大洪水。截至9月1日,黑龙江电网共有近2万基10千伏及以上电力杆塔被淹,45座变电站发生内涝。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员工展开了一场抗洪抢险保供电攻坚战。
洪灾中挺起电网脊梁
――国网黑龙江电力抗洪抢险保供电纪实
张玲 桑学勇 李涛
齐齐哈尔供电公司员工为受灾群众安置点架设临时电源。廉冬雪 摄
防汛指挥部在莲花发电厂现场办公。于洪彬 摄
“抓稳船舷,小心落水!”8月23日上午,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二站镇文化坝内的一片汪洋中,一艘小船在风雨中飘摇、回旋着向一基电杆前进,近一个小时后,船上5名肇源电业局二站供电所抢险队员在彼此的提醒中,到达了被洪水围困的10千伏西部线文化分支电杆,开始安装防护警示标志,装爆闪灯、贴反光膜、插警示旗、搭防护网。洪涝灾害发生以后,他们已经特巡维护浸水线路200多千米,加固杆塔100多基。
截至9月1日,国网黑龙江电力所属10千伏及以上杆塔被淹18208基,变电站内涝45座。从防汛抗洪抢险保电开始至9月1日,国网黑龙江电力抢修保电人员21325人次奋战在抗洪一线,出动抢修车辆3010台次。
面对严峻的汛情和异常艰巨的抗洪抢险保供电任务,国网黑龙江电力加强电网运行管控,保证了特大洪灾中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可靠供电及所辖水库大坝安全,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抗洪抢险、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生产的电力供应,担负起了电网企业的社会责任。
未雨绸缪 力保主汛期电网“不断电”
黑龙江省境内四大水系水量丰沛,长期以来,国网黑龙江电力始终坚持将防汛工作作为电网季节性维护工作的重点来抓,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将防汛责任落到实处,2013年年初,国网黑龙江电力针对“三集五大”体系建成后人员机构发生变动的情况,重新修订了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两个层面的防汛组织机构和防汛应急预案,在省公司层面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各防汛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防汛指挥部,建立了包括应急救援、应急处置专家、应急装备物资和应急救援通信设备等在内的全方位应急组织体系和防汛通信网络,在地市公司层面制定总体防汛应急预案和7个专项预案,具体指导防汛抢险工作开展。
3月初,根据黑龙江省雨情水情特点,国网黑龙江电力又及时修订了年度防汛工作目标和计划,进行防汛动员,提前安排部署防汛工作,要求所属各单位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责任意识与危机意识,在“统一组织、分级指挥、专业负责”的防汛组织体系下,扎实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治理。国网黑龙江电力利用3个月时间,全面开展电网、电力设施和水电厂大坝的防汛隐患自查和专项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对省内供区变电站(配电所)房屋渗漏、输电线路杆塔护坡受损、配电电缆沟渗漏积水、水电厂大坝渗漏、溢洪道两侧山体滑坡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处理,共查出隐患226处。在主汛期到来前,该公司总计投入1043万元完成了208处隐患治理工作,其余18处隐患也全部制定了专项度汛预案并采取了临时防范措施。5月份,国网黑龙江电力专门成立了防汛检查组,分成三个工作组到所属各地市供电公司、牡丹江水电总厂等10家单位进行了防汛专项检查工作,共发现问题28处,在汛前全部整改完毕,为主网设备在汛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连续降雨,黑龙江、松花江等全省各水系均呈现上涨和预警态势。国网黑龙江电力逐级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严肃防汛值班工作纪律,自6月初起,各防汛有关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对值班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点名,确保各级防汛网络畅通,人员在岗;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防汛、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沟通,全面启动防汛日报、周报及专报工作,保证防汛信息准确报送以及上级防汛工作要求的及时传达落实。该公司高度重视防汛物资储备,所属单位在主汛期到来前就已做好防汛组织、抢险队伍、防汛物资、抢险措施的落实,确保抢险队伍随调随到,防汛物资充足充分,抢险措施落实到位。
抗洪抢险 洪灾前电网送出“安全电”
国网黑龙江电力前期防汛准备工作的有效开展,为进入汛期后安全可靠的供电工作奠定了基础。7月20日,伊春供电公司及时发现并处理220千伏庆铁线基础附近发生的管涌现象,避免了铁塔倾倒事故;7月26日,佳木斯供电公司对遭洪水冲刷的110千伏鹤乙线161号水泥杆进行了加固,避免了一起倒杆事故;8月4日,七台河供电公司在特巡中发现110千伏新山甲线73号铁塔塔基遭洪水严重冲刷,经及时抢修,避免了因倒塔引发2座110千伏变电站全停的事故。
受强降雨影响,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形成了1998年以来的最大汛情,黑龙江流域同江至抚远段发生了超百年一遇洪水,8月12日,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8月15日,国网黑龙江电力召开了防汛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8月14日,黑龙江绥棱县66千伏城南变电站四周被大水围困;8月22日,黑龙江柴堡段江堤决口,洪水倒灌。倒杆44基,损毁变台3个;8月26日,同江市八岔段江堤出现决口,66千伏新颜变电站已浸泡在水中1.5米……汛情、灾情接踵而至。
尽管国网黑龙江电力汛前做了大量的防汛准备,但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还是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全省电网共有近2万基10千伏及以上电力杆塔被淹,45座变电站发生内涝,数以万计的供电员工走上了抗洪抢险第一线。
夜色渐深,国网黑龙江电力防汛指挥部里灯火通明,召开工作会,汇总每天电力设施受损情况,研究制定凯发平台网址的解决方案。各基层单位抗洪保电队伍分赴洪灾现场,加强设备巡视,在重点防汛区段24小时驻守,他们�着齐腰深的洪水巡线、为杆塔清障;他们手抬肩扛,冒雨紧急输送防汛应急物资;他们风餐露宿,在泥水中加固塔基、岸边打桩、编制防护铁丝网。截至9月2日,黑龙江省66千伏及以上主网设备运行稳定,未发生因洪水灾害造成的设备停电事故。当前,该公司正全力以赴做好电网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防汛工作,继续对重要的输、变、配电设备进行检查,做好被水浸泡线路杆塔的巡视探基、补强加固工作,防止线路倒塔事故发生;对处于地势低洼且防汛标准偏低的变电站做好挡水和排水工作,提前做好水淹变电站事故停电负荷转移预案,做好一旦因水淹造成设备停电后的负荷转移准备工作。
科学调度 水库限流确保松花江安全行洪
国网黑龙江电力所辖的莲花发电厂位于牡丹江流域的中下游,库容42亿立方米。莲花水库坝长902米,最大坝高71.8米,装机55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7.97亿千瓦时,承担着黑龙江电网的发电、调峰、防汛任务。为充分发挥电站大坝拦洪错峰作用,莲花发电厂从7月25日开始超出力运行,日均发电1400万千瓦时,持续保持一个多月的高水位、大负荷发电运行,使水库水位平稳回落。
7月27日,水库最大入库流量达到3000立方米/秒,在机组满发状态下,水位仍在快速上涨,三天内水位上涨了近3米。水库大坝安全受到威胁。
“根据水情预测,合理安排放流发电计划,如有必要提前做好洪水预泄工作,与下游行洪形成错峰,绝不给地方政府部门防洪工作增添压力!”国网黑龙江电力总经理周安春在听取了水库汛情汇报后,做出了明确部署。随后,该公司提前向省防指进行汇报,在泄洪流量与通知下游百姓相关问题征得其同意与支持后,从7月27日至8月1日,莲花水库共计泄洪5天,总放流量3.02亿立方米,整个泄洪过程由于计划有序、预警及时、指挥得力,未对下游百姓财产造成损失。
松花江依兰江段位于莲花水库下游,入汛以来,依兰县已有9个村屯居民实施了转移。根据哈尔滨市水文局预测,松花江洪峰预计8月29日抵达依兰县,洪峰水位97.80米,超警戒水位1.0米,是1998年洪水后又一次较大洪水过程。
8月26日零时,国网黑龙江电力接到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第8号调度令:鉴于莲花水库下游松花江依兰江段水位持续上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为减轻防洪压力,现要求你公司对所属莲花发电厂水库放流量进行控制。国网黑龙江电力全面落实省防汛工作要求,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全力配合地方抗洪救灾,第一时间做出拦洪错峰部署,将该水库放流量由1400立方米/秒降至800立方米/秒。8月28日,由于依兰江段洪峰流量超出预期,国网黑龙江电力克服困难,科学调度,再次按照省防总指令,将莲花水库出库流量控制在495立方米/秒,此举有效保证了松花江依兰江段行洪安全,得到了省防总负责人的充分肯定。
履职尽责 抢险大堤上筑起“光明防线”
洪水袭来,黑龙江省地方政府防洪工作面临着保护临江大堤、受灾群众安置等一系列问题。国网黑龙江电力本着大局为重,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在做好电网抗洪抢险确保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全力配合各级政府做好防汛抢险、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和灾后恢复生产的电力供应。
“多亏了你们供电企业不分昼夜在大堤上提前架线安灯啊,要不然没有照明的大堤突然决口,别说抢险工作无法进行,现场人员安全都无法保证!”8月28日20时,黑龙江宝泉岭电业局负责人接到了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副局长侯新华打来的感谢电话。
8月27日7时,黑龙江省农垦二九o农场黑龙江大口门堤段(7+400)米处坝体发生近3米长的垮塌,宝泉岭电业局得到消息后,火速组织抗洪抢险人员,为11.7千米防洪护堤架设抗洪抢险照明线路。堤坝上,400多台农用车摆起了长蛇阵,将仅五六米宽的堤坝堵得严严实实,半天前进不了几米,照这样的速度,架线用的500多根杨木杆半夜也无法运到指定地点。而此时堤防的背水坡脚不断渗水,护坡管涌险情接二连三出现,抢险人员堤上堤下铺设防水布、运摆沙袋,连个立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在堤坝边立杆架线。在万余米长的大堤上运杆、排杆、立杆、架线、安灯、调试电机,正常情况下,20个人也得3天完成!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肩扛木杆,保证运送到位!”在抗洪保电负责人的号召下,连续与洪水顽强搏斗了半个多月的20余名二九o供电所员工,在万米长堤上冒着生命危险,再次用血肉之躯擎起了国家电网人的责任与担当,打响了抢通“光明通道”的战役。
太阳渐渐落山了,第一批4000余米绝缘导线运上防洪大堤,500多根碗口粗的杨木杆被扛到指定地点一一排好。大家采取边立杆、边接电的方式,尽快让危险坝段的灯先亮起来,驱散黑暗。有的坝段透水液化严重,刚拔出脚,脚窝里就全是水,大家取土都得非常小心,生怕一锹挖下去造成管涌,扩大险情。由于江边堤坝地形复杂,高低不平,有的地段得在中间加木杆,提高导线对地高度才不影响护堤人员抢险。原有的500根木杆不够用,大家只好分头就地取材,摸黑�着坝边江水,冒着危险折断杂树,去掉树枝当架杆用。树枝刮得脸上、手上都是一条条伤口,成群的蚊子向抢修人员扑来,隔着衣服叮咬着。
暗夜来临,白天汗流浃背后,抢修人员越发感到单薄的工作服难挡北方初秋夜间江风的寒凉。抢修人员从下午奋战到23时。当一丝亮光从云缝中透出时,500多根木杆全部立完,4000多米导线绑扎完毕,2台电机投入运行,180多盏灯光照亮了3700米大堤!
8月28日清晨,载着物资部门调集的6000多米绝缘导线的抗洪抢险指挥车风驰电掣奔向黑龙江大口门堤防。6000多米导线运到,还没来得及休息的抢修人员再次冲上大堤。前一天坍塌处虽然迎水面和背水坡都覆盖着防水布和砂石,但踩上去仍然松软,抗洪人员还在固防。不少地段江水几乎和堤坝边垒砌的沙袋持平,抢险指挥车的车轮几乎被陷进去,一旦开了口子,就会被洪水冲走。抢修人员来不及想这些,一边沿途检查线路安全,一边将夜间抢险撞歪的木杆扶正,用沙袋筑牢,低矮处重新提高绑扎好,接头没接好重新粘牢,对地距离不够,就四处寻来树干挑起来,甚至连坝上插的20多根彩旗杆都用上了。为了加快架线进度,保证抗洪照明,8月28日清晨,黑龙江绥滨供电所、江滨供电所火速增援,三支队伍共同决战万米长堤。经过一整天的艰苦鏖战,11.7千米的线路仅用30个小时全部架设完成,10台共82千瓦的发电机调试完进入热备用状态,560多盏灯在夕阳的霞光里熠熠生辉,时间定格在2013年8月28日17时36分。
在嫩江昂昂溪江段,由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降水不断,尼尔基水库连续泄洪,导致嫩江下游水位不断上涨,市区周边农田大面积进水,嫩江水位持续上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汛情尤为严重,在国网黑龙江电力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齐齐哈尔供电公司紧急行动,从8月12日开始,组织精干人员成立抗洪突击队,全力提供电力保障。他们调集防汛物资,出动30多名抢修人员、5台抢修车辆连续奋战,为昂昂溪区防洪大坝架设抗洪抢险临时照明线路,充分保证昂富公路7千米、大昂坝5千米、鲜民七队4千米及稻田村2千米农田坝夜间供电。全体员工以坝为家,以水为令,连续奋战七昼夜,为防洪大坝新立400余根木杆,架设导线7000余米,安装灯盏1000余盏次,安装发电机8台,为官兵筑坝抢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齐齐哈尔供电公司还派出专人迅速赶赴受灾人员临时安置点,敷设临时电源,保证了“群众安置到哪里,光明就送到哪里”。
在黑龙江境内遭受特大洪水肆虐的防洪大堤上,一条条“银色长龙”为一段段沿江防护大堤的维护发挥重要作用,也为堤下千万户群众的生命安全构筑起一道”光明防线“。
“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有力有序的措施和严肃高效的执行,保证各级防汛抗灾工作充分、扎实、有效开展,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度汛,确保一方百姓安全可靠用电,确保全省防汛抗洪工作及灾后恢复生产的可靠供电。”这是国网黑龙江电力面对2013年严峻的防汛形势,做出的郑重承诺,抗洪抢险保供电工作一路走来,他们用电网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诺言。